正能量网站www正能量免费下_爽好舒服再快点_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中文_毛片24种姿势无遮无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企業黨建> 重慶農資大學習

Enterprise party building

企業黨建


重慶農資大學習|李洪義同志在慶祝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 成立七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1月25日)

按:今年是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成立70周年,70年來重慶供銷合作社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為傳承供銷社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進一步凝聚發展力量,11月25日,市供銷合作社組織召開慶祝建社70周年座談會,黨委書記、主任李洪義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供銷合作社班子成員、離退休干部代表、“兩優一先”代表、區縣供銷社代表、機關各處室負責人、直屬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等70余人參加會議。


70年風雨兼程、70年發展變遷、70年服務“三農”。重慶市供銷合作社在世界現代合作社運動和中國合作社運動大潮中應運而生,始終與時代同行、與“三農”同步,走過了開創基業、曲折發展、改革前行、融合新生、奮進新時代的不凡歷程。

回顧70年的發展歷程,主要有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建社起步到直轄前。新中國成立后,為服務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黨中央決定建立全國性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重慶市政府于1950年下半年開始籌備組建全市合作社,195111月召開重慶市合作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重慶市合作社聯合社,先隸屬西南大區,后受四川省管轄。此后,重慶市合作社聯合社先后與國營商業“三合三分”,歷經了從集體(1950年)——全民(1958年)——集體(1962年)——全民(1965年)——集體(1982年)的發展變遷過程每一次合并分立和所有制性質的變化,都有其復雜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對供銷社的發展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在這一時期,供銷合作社在全市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流通網絡,推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不僅成為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組織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為聯結城鄉、聯系工農、溝通政府與農民的橋梁和紐帶,對恢復國民經濟、穩定物價、保障供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2年后,按照全國總社的統一部署,全系統推行了基層社恢復“三性”(群眾性、民主性、靈活性)改革,“巴縣模式”廣泛推廣。進入90年代,又進一步探索向綜合性農業服務組織發展的新路子,進行經營、價格、分配、用工“四放開”改革。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要求理順供銷合作社組織體制,完善供銷合作社經營機制。到1996年底,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共有市地縣供銷社45個、鄉鎮基層社375個、所屬各類專業公司348個、經營服務網點2萬多個。在這一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改革開放的宏觀環境中,全市供銷合作社在加強為農服務、改進經營方式、提高綜合實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供銷合作社事業得到較大發展,為改革開放初期全市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第二個階段,直轄后到黨的十八大前。重慶直轄以后,供銷合作事業進入改革發展新時期。1999年,《國務院關于解決供銷合作社當前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正式出臺,供銷合作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扭虧增盈。市供銷合作社克難求進、負重攻堅,圍繞為農服務這個中心,打好扭虧增盈、改革、發展三個硬仗,2000年實現盈利1172萬元,一舉扭轉了多年虧損的局面。全面推進社有企業和基層社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整體轉制、調規變性、剝離重組、停業整頓、解體破產、減員分流等措施,妥善安置11.8萬名員工,多方籌資、全面清退了社員股金14.4億元,清償了近10億元的銀行債務,收回了抵押資產、盤活了社有資產,讓供銷合作社重新輕裝上陣。積極爭取了煙花爆竹專營管理權,實現市、區縣供銷社機關職工納入參公管理。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兩社兩化”(發展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參與和推動農業產業化、商品經營連鎖化),引領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萬多個,入社入會農民252.9萬戶,增強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得到全國總社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2005年,市社圍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貢獻這一主題,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加快建設“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重建供銷合作社經營體系,完善農資、農副產品、日用百貨、藥品、煙花爆竹、再生資源6大類連鎖經營網絡,先后組建了市新合集團、市農資集團、市煙花爆竹集團、市再生資源集團、市農產品集團公司。在“新網工程”的強力推進下,供銷合作社業務得到恢復和加強,到2011年,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經營服務網絡已初具雛形,“雙向流通”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這一時期,全系統積極順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大勢,適應農業農村變革,進行了一系列新嘗試、新探索、新改革,在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發展、服務城鄉群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供銷合作事業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個階段,黨的十八大以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供銷合作事業步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市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緊緊圍繞全市“三農”大局,砥礪奮進、勠力前行,持續深化綜合改革,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地位作用日益顯現,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內生動力越來越強。在強化基層社合作經濟組織屬性專項改革工作中形成具有重慶特色的試點經驗,試點工作受到全國供銷總社表彰,重慶經驗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推廣。推進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三會”制度建設,目前“四代會”各項準備就緒,待市委批準同意后即時召開。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落實系統老企業享受182號文件明確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補貼政策,惠及系統老企業4萬多困難下崗分流人員。

二是推進“三社”融合發展,合作內容越來越廣。市委、市政府連續3年將“三社”融合發展納入全市重點改革事項和重要文件內容。3年來,基層供銷社與54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了股份合作、生產合作、產銷合作。在6個區縣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評價體系試點,積極探索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的有效機制。通過推進“三社”融合發展,供銷合作社正在成為整合各類涉農資源、凝聚為農服務合力的重要載體,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三社”融合發展作為“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改革的外聯模式寫入總社“七代會”工作報告,成為綜合改革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三是大力夯實基層基礎,服務陣地越來越多。截至去年底,累計改造恢復鄉鎮基層社915個,實現涉農鄉鎮全覆蓋;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5112個,覆蓋63.9%的行政村;發展家庭農場3.25萬個、農民合作社2.8萬個,155萬農戶加入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入社率達到73%

四是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服務領域越走越寬。著力構建“1+4+N”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全系統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一盤棋”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圍繞重慶山地特色農產品,持續推進測土配肥、統防統治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年均服務500余萬畝次。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成“佰年供銷”智慧農貿市場9家,成為全市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樣板。農村流通網絡加快完善,農村流通網點及流通設施達1.4萬多個。廢棄農膜回收利用有序推進,村級回收網點加快建設,建成村級回收網點3798個,村級覆蓋率達47%。年均回收廢棄農膜超萬噸、回收肥料包裝物超2000噸。

五是社有企業回歸主業,經營狀況越來越好。以“村村旺”農村電商平臺、智慧農服公司、三峽柑橘集團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已嶄露頭角。“村村旺”平臺累計交易結算規模已達94億元,被評為“重慶市十大互聯網平臺”。智慧農服公司市級平臺運轉良好,區縣智慧農服公司達13家。三峽柑橘集團起步順利,品牌建設持續推進。

70年來,我市供銷合作事業歷經風雨,直面挑戰,不斷發展壯大。面對體制機制轉型、市場環境劇變的困難和挑戰,全系統干部職工以頑強意志,抓改革、轉機制、促發展,走出困境、闖出新路,書寫了供銷人自強不息的時代篇章。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對供銷社的關心厚愛、大力扶持,離不開幾代供銷人的前赴后繼、篳路藍縷,也離不開在座各位的風雨兼程、艱苦奮斗。

七十年來,供銷戰線廣大職工翻山越嶺、走村串鄉,一副鐵肩膀,挑起連接黨群、溝通城鄉的重擔;七十年來,他們披星戴月、櫛風沐雨,一雙鐵腳板,走出服務“三農”、心系百姓的陽光大道;七十年來,他們不催不移、披荊斬棘,一片赤子心,懷揣綠色夢想、詮釋為農情懷。在這一光榮的征程中,全系統涌現出了一大批全心全意服務“三農”、耕耘于供銷這片天地的優秀干部職工:有以石柱縣周成林為代表的供銷人,只身南下闖市場,“種給鄉親們看、帶著鄉親們干”,用黃連、莼菜等產業把瀕臨倒閉的基層社帶成了全國百強社。有以黔江區朱連波為代表的老供銷人,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兼程,祖孫三代奉獻在供銷戰線,“把老百姓放心間”的供銷精神在三代人間薪火相傳。有以供銷生鮮公司肖明為代表的新供銷人,全力奮戰在抗疫保供第一線,打通流通渠道保障農產品市場供給,彰顯了供銷人的責任擔當、用實績踐行了為農服務使命。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70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經過70年的實踐,重慶供銷人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優良傳統,為我們繼續推進供銷合作事業提供了許多重要啟示。

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供銷合作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領導是供銷合作社的最本質特征。70年的歷史與實踐告訴我們: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確保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方向不偏、為農服務宗旨不變。70年來,市供銷合作社始終與黨同心同德、與時代同行、與改革開放同步,走過了一條由成立走向輝煌、再到低谷、到再鑄輝煌的浴火重生之路,走過了艱辛探索、砥礪前行、繼往開來的不平凡歷程,譜寫了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奮斗篇章,取得這些成績最根本的原因取決于黨的堅強領導。

二是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堅持為農服務,實現好維護好農民利益,是供銷合作社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回首70年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改革發展歷程,能夠在一路坎坷中走來并發展壯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堅守了為農服務初心,始終立于服務“三農”的最前沿。70年來,市供銷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三農”方針政策,扎根農村、深耕農業、服務農民,在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發展、服務城鄉群眾等方面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三是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改革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實踐證明,供銷合作社從傳統經營方式向綜合性為農服務轉變,每一步都是追求改革創新的結果。70年來,我們積極順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大勢,適應農業農村偉大變革,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經營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性轉變。

四是始終堅持艱苦創業。艱苦奮斗是老一輩留下來的光榮傳統,是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傳統和底色,是我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法寶。70年來,一代又一代供銷合作社人發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為供銷合作事業發展壯大作出了不懈努力。

五是始終堅持精誠團結。供銷合作社是聯合合作的組織,強化統籌、團結協作、合作共贏是供銷合作社的內在要求,是提升供銷合作社系統整體實力的重要途徑。70年來,在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共同努力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闖,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唯改革者進,唯改革者新。鄉村振興戰略吹響了農業農村改革的沖鋒號、賦予了供銷合作社新的歷史使命,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怎樣才能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新時代走出一條符合重慶實際、具有重慶特色的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不斷探索和努力實踐的重大課題。

70年來,經過幾代供銷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全市供銷合作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績。成績固然喜人,但對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對照“三農”工作的要求和農民群眾的需求,我們還有很多短板和弱項:基層組織整體實力不強、發展質量不高、服務功能偏弱;與農民群眾利益聯結還不夠緊密,層級聯系還比較松散;服務體系尚不健全,服務手段不多;專業人才短缺,干部年齡結構老化;缺乏引領系統行業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龍頭企業,等等。

新時期,我們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面前的使命更加光榮,承擔的任務更加艱巨,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習近平總書記已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奮斗目標。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建社70年來為農服務的初心使命,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凝心聚力、埋頭苦干,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把供銷合作社加快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進新征程。辦好供銷合作社、干好供銷合作事業最關鍵的是信仰、是精神、是作風。今年慶祝建社70周年的系列活動,我們最大的主題就是傳承供銷精神、供銷文化。全系統干部職工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歷史營養,從建社70年發展史中總結歷史經驗,把對黨忠誠融入靈魂、見諸行動,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弘揚全心全意服務“三農”的奉獻精神、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艱苦奮斗崇尚實干的創業精神,做到真正愛供銷、想供銷、干供銷,努力在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實踐中實現新作為、體現新價值、展現新風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以更加自覺的擔當建立新功勛。事業是不等人的,我們要更加珍惜光陰、實干篤行,在農村的廣袤天地中實現個人價值、體現供銷社的擔當作為。一是要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發揮供銷社歷史悠久、認可度高的獨特優勢和點多面廣、產業齊全的系統優勢,聚集政府、社會各類資源,努力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二是要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全力以赴對接抓好全國總社“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以“三社”融合發展為抓手,進一步完善生產、流通、金融等服務功能,推動“三社”融合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多環節取得突破。三是要主動認領并認真落實好市委、市政府交辦給我們的幾件大事,集中資源做大做強“村村旺”農村電商平臺、重慶智慧農服和三峽柑橘三大品牌,讓重慶供銷的“拳頭產品”叫得響、走得穩、飄得遠。四是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引導社有企業回歸“三農”主業,以農資、農產品、農村電商、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為重點,積極培育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活力充沛、競爭力強的龍頭社有企業,為供銷合作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創造新業績。供銷合作社成長在農村、服務在農村、發展也在農村,如果離開農村就沒有了立足之地,也就失去了供銷合作社存在的意義。一是要堅持守好主責主業,加快完善區縣、鄉鎮、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積極打造一批“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強縣”,加快“佰年供銷”智慧農貿市場建設,成為一支在關鍵時刻能打勝仗的“國家隊”。二是要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加快構建“1+4+N”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圍繞重慶特色山地作物,在耕、種、管、收、儲、加、銷全產業鏈開展智慧化、數字化“一條龍”服務,走出一條符合重慶山地特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之路。三是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推進基層社提質擴面,大力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積極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基層社示范社打造成為為農服務中心,建好為農服務的“第一站”。四是要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廢棄農膜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建設和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建設,持續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與垃圾分類“兩網融合”,扎實開展農村能源保供等各項工作。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征程砥礪初心。全系統干部職工要始終如一的把服務“三農”作為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提出的“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根本遵循,勇立潮頭、奮楫爭先、戮力前行,農民群眾最需要什么、我們供銷社就提供什么,農業農村發展到哪里、我們供銷社就服務到哪里,讓供銷社的干部隊伍在農村環境中成長成才、讓供銷社的服務力量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展壯大、讓供銷社的金子招牌在農民心中扎根開花,奮力開創重慶供銷合作事業新局面。

(來源: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第6期工作簡報)